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劉丹 通訊員 楊欣欣)“毒如蛇蝎”,這句成語說明瞭蝎毒的凶猛。不過,蝎毒的神秘面紗正進一步被揭開。日前,由武漢大學領銜,與上海生物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了對全世界生物量最大的蝎種——馬氏正鉗蝎(俗稱東亞鉗蝎)的基因組測序。由此在國際上第一個揭示了蝎子這一種獨特的節肢動物適應模式,併為尋找新的蝎毒功能分子甚至藥物開發提供了可靠依據。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10月15日的《自然》(世界頂級學術刊物)子刊雜誌上,武漢大學的李文鑫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李亦學研究員以及李軒研究員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蝎子是一類特殊的節肢動物,歷經四億多年的生存與進化,仍然保留了古生代遠祖的主要形態結構特征,因而被視為“活化石”。馬氏正鉗蝎也是中藥及其他民族醫葯的重要原料,在我國有2000餘年的藥用史,被用於治療風濕關節炎、中風、癲癇症等疾病。
  武漢大學研究人員通過近20年對蝎子的持續研究,在國際上第一個完成了馬氏正鉗蝎的基因組測序,闡明瞭蝎子的捕食、夜間行為、感光與解毒等相關重要遺傳特征的分子基礎,為藥物開發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原標題:武大首繪蝎子基因圖譜 揭蝎毒神秘面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r76srvci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